根據歷史記載,Rialto巿場自西元1097年便已存在,當時這個區域是威尼斯的商業中心,原名為Rivoaltus,意指巿區裡的商業用地。在1514年Rialto區遭祝融肆虐,大多數的古建築皆付之一炬,所以目前看到的大部分建築物都是16世紀以後所建造。據說在威尼斯嘉年華期間,這裡的貨攤商人都會穿上中世紀的服裝,讓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哩。
根據歷史記載,Rialto巿場自西元1097年便已存在,當時這個區域是威尼斯的商業中心,原名為Rivoaltus,意指巿區裡的商業用地。在1514年Rialto區遭祝融肆虐,大多數的古建築皆付之一炬,所以目前看到的大部分建築物都是16世紀以後所建造。據說在威尼斯嘉年華期間,這裡的貨攤商人都會穿上中世紀的服裝,讓人有時光倒流的感覺哩。
聖馬可大教堂矗立於聖馬可廣場上,是威尼斯的驕傲,也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出發地,它代表著威尼斯的榮耀,威尼斯的富饒,還有威尼斯的歷史和信仰。教堂始建於西元829年,重建於1043~1071年,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,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,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著豐富藝術品的寶庫。教堂建築為拜占庭風格,基地呈希臘十字形,上覆5座半球形圓頂,爲融合拜占庭式、哥德式、伊斯蘭式、文藝復興式各種流派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傑作。教堂正面長51.8米,有5座羅馬式大拱門,頂部有東方式與哥德式尖塔及各種大理石塑像、浮雕與花形圖案,又被稱爲「金色大教堂」。
威尼斯共和國在西元697年由當時的皇帝選出首任總督,在10世紀左右征服了達爾馬提亞地區、愛琴海的克里特島等地,在1,204年甚至征服了君士坦丁堡,讓原本隸屬於東羅馬帝國領土的3/4都成為威尼斯的統治區域,一直到1,797年被拿破崙佔領前,這將近1,000年的歲月,是威尼斯極其繁華、強盛的黃金年代。我們在總督府裡花了3個小時,目睹了共和國的興盛衰敗,彷彿歷經了好幾個世紀。
穿梭在由運河網絡連結而成的威尼斯,看著大大小小各式的船隻來來往往,感覺彷彿來到另一個世界。這裡的人們世代臨河居住,依河生活,還有什麼城巿能比這裡更獨特呢?我們在大運河上行駛著,這實在太不真實了,讓我有一種暈眩的微醺感覺。這暈眩並不是來自船隻的搖晃,而是那股美麗醉人的水都氣息。
很難相信拍這張照片的時候,自己不但來到朝思暮想的威尼斯,而且還站在百年的鐘樓上。我吹著海風,看著天空緩緩西沈的一抺嫣紅,看著廣場上逐漸散去的人群,看著這披上夜紗神秘而美麗的亞德里亞海女王。這會是夢嗎?如果是,那緃使鐘樓上的銅鐘敲打的再大聲,我也不願從這夢中醒來。
在秋高氣爽的午后,偶和女王來到了一個猶如童話般的彩色小島。偶們在彩色的房子裡穿梭、尋寶、迷路,撿拾掉落在河裡的色彩。後來偶們認為,藉著探訪這個夢幻的島嶼,來揭開偶們旅途的序幕,真是再恰當也不過了。
當初訂機票時,就有特別指定要「瑞士航空」,因為抵達蘇黎世的時間為隔天早上6:10,在機上睡飽後可馬上展開行程,節省時間同時也省下第一晚的住宿費,而且最重要的是,它回程的航班是第11天晚上10:45,所以12天的行程偶們可以玩到10天10夜,最後在飛機上睡回台北,完全不浪費時間,太完美了啊~~